首 页
陶瓷艺术家
陶瓷百科

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清代景德镇瓷业 2017-01-31

清代260多年,前期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堪称盛世,景德镇不仅始终保持瓷都地位,而且瓷业生产在工艺技术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。
  顺治十一年(公元1654年)朝廷改御器厂为御窑厂。
从康熙十九年(公元1680年)起,朝廷派内务府官员驻厂督造,瓷业生产逐渐复苏并蓬勃发展。
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,景德镇的制瓷技艺更趋娴熟精湛,品种更加丰富多彩,集历代南北名窑之大成。
“品质之精,造型之多,彩釉之丰富,无不登峰造极”。
  康熙青花瓷不仅料色青翠艳丽,釉质莹彻透亮,而且笔触之间极富层次。
康熙五彩瓷,色彩瑰丽丰富,画工考究精妙,画面高雅华丽。
康熙郎窑红、豇豆红最为著名。
郎窑红色泽浓艳而不浮躁,釉色晶莹透彻,釉面呈冰裂状纹,极为名贵。
康熙晚期,外国传教士进入宫廷供职,随之传入画珐琅工艺。
康熙五十年(公元1711年)后,珐琅彩瓷试烧成功。
尔后又将画珐琅法逐渐运用到五彩中,从而形成独树一帜的粉彩瓷。
  雍正六年(公元1728年)以后,烧制珐琅彩瓷开始进入鼎盛时期。
而由珐琅彩发展而来的粉彩瓷,其技艺也日臻成熟。
雍正粉彩瓷,色泽粉润华滋,装饰精巧秀逸,显得异常柔丽高雅;雍正时期,首创以青花料在坯体上勾勒纹样,成瓷后进行釉上粉彩装饰,使粉彩的明艳、青花的幽靓争妍斗艳,相得益彰,更别具一番清俊华丽之美。
雍正时期研制成功的高温窑变釉,绚丽斑斓,流光溢彩。
  乾隆时期,景德镇御窑厂为满足宫廷需要,制作不惜工本,胎釉精良细腻,绘画繁缛华丽,造型精巧新奇,均为登峰造极。
这一时期的粉彩瓷,纹样极为工谨细腻,色彩极为华艳富丽。
各式各样的镂雕瓷是乾隆时期的一大特色,除镂空透雕的香熏、花篮、灯罩等,更有双层透雕转心瓶、转颈瓶等等,其结构之严密,制作之精确,构思之奇妙,均令人叹为观止。
乾隆时期还流行仿生瓷。
象生器有动物、植物、瓜果等。
仿器有仿青铜器、仿漆器、仿竹木器、仿玉石珊瑚等。
其色泽质地,无不维妙维肖,几可乱真。
  晚清六朝,当数光绪御窑器最为精良。
无论官窑还是民窑,仿古风颇盛行,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。
  清代景德镇的瓷都地位比明代更为突出,除了宫廷用瓷、外销瓷,社会上的民间用瓷也几乎绝大部分由景德镇供应。
景德镇以外地区的窑场多数只是生产一些缸、坛之类的日用陶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转载请注明来源:最瓷器-最美瓷器网 http://www.zuiciqi.com/zhishi/f3982868d5546c3f3227ac6df745a8e0_962.html)